"直播间里660元的'和田玉'实为200元底价的染色石头,央视卧底揭露造假产业链:化学染色、伪造证书、主播演戏一条龙。2元假证书让阿富汗玉身价翻几十倍,老人更被'神奇疗效'骗走养老钱,维权时商家竟用5万元封口费息事宁人。"
直播间里,主播与摊主争得面红耳赤,一把夺过标价2800元的“和田玉籽料”手串,最终为粉丝“砍”到660元。镜头外,摊主悄悄伸出两根手指——真正的底价只有200元。
国家最大的和田玉集散地河南南阳石佛寺镇,弥漫着刺鼻的化学药剂气味。在榆树庄市场的摊位前,戴着塑料手套的顾客们正在挑选“和田玉籽料”,却不知手中把玩的“珍宝”实为成本仅十几元的染色石头。
央视《财经调查》记者近日卧底揭露了直播间和田玉销售的惊天骗局:从化学染色、伪造证书到主播剧本演戏,一条完整的造假产业链正吞噬着消费者的信任与钱包。
01 科技与狠活:玉石造假的“魔法”工坊
在石佛寺镇玉雕作坊的隐秘角落,滚筒机日夜轰鸣。工人将低端青海料、韩料放入其中打磨成鹅卵石形状,随后浸入化学药剂池中染色。灰扑扑的石头瞬间浮现“天然皮色”,摇身变为身价百倍的“和田玉籽料”。
“拔猴毛”——这是业内对漂白技术的戏称。通过特殊处理,含杂质的劣质玉料变得白皙如脂,被冠以“羊脂玉”的名号高价出售。一家名为揭阳汇艺锯台的商铺老板坦言,店里一串看似高贵的镯子正是用此法炮制而成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阿富汗玉的华丽变身。这种外观与和田玉相似但价格悬殊的原料,配上伪造的鉴定证书后,在直播间价格竟能翻涨几十倍。有商家直言不讳:“我们试过用真和田玉原料,但价格高卖不动,处理过的低端料反而畅销。”
02 2元“护身符”:扫码验伪的假证产业链
“国石珠宝首饰检验检测中心”——这个听起来权威的机构名称,出现在无数和田玉产品的鉴定证书上。记者提供一块阿富汗玉样品,不到半小时就拿到该机构出具的“和田玉鉴定证书”,成本仅2元。
证书上颜色、质量、折射率、密度等信息一应俱全,扫描二维码还能显示“鉴定内容”。但当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时,这家机构却查无踪影。
“只要配上证书,阿富汗玉直播间售价能翻几十倍。”商家一语道破天机,“198元的‘羊脂玉’吊坠成本不到15元。”这些扫码可验的“护身符”,成为欺骗消费者最锋利的武器。
03 影帝诞生记:直播间里的表演艺术
凌晨的石佛寺镇国际玉城,每隔三五步就有一个“走播”主播架起设备。一场精心编排的大戏正在上演:
在“大梦和田”直播间,主播愤怒指责摊主报价虚高,要为粉丝讨公道。镜头外,摊主却悄悄伸出两根手指——暗示底价200元。
在“万美珠宝”直播间,一条标价2800元的和田玉手链被“砍”到660元。主播承诺用自己13.4万粉丝的大号为摊主宣传才“艰难成交”。真相是——这手链本就是主播自己的货。
广东四会市的“玉满江河珠宝店”更是将骗局升级。其“百百福珠宝”直播间安排员工假扮外国商人,用福建方言冒充外语,谎称“急售祖传玉”。“旺尔珠宝”直播间则上演价值20亿合同订单的对赌戏码,主播分成两派比拼让价刺激消费。
04 “神玉”陷阱:专攻老人的健康骗局
这些直播间不仅卖假货,更为普通石头赋予“神奇疗效”。“百百福珠宝”宣称产品含满量血红蛋白元素,是“清道夫”能清理人体“脏东西”,尤其针对50岁以上人群,“因佩戴于颈部可覆盖五脏六腑”。
“旺尔珠宝”则声称琥珀中含二价铁离子、三价铁离子等元素,“对60、70年代未坐好月子的女性特别有益”。毫无科学依据的虚假宣传,精准击中有健康焦虑的中老年人。
辽宁丹东62岁的李大妈花1980元购买直播间推荐的“和田玉平安扣”,收货后发现表面有气泡,证书二维码无法识别。专业鉴定结果令人心碎:乳化玻璃制品,成本不足20元。
上海赵老太的遭遇更令人痛心——被“7万元高价回收”的噱头吸引,她花费2.8万元买下6块“祖传玉”,鉴定结果却是染色大理石。警方调查发现这是典型的“杀猪盘”骗局,主播与回收方实为同一团伙。
05 维权困境:从李佳琦到普通消费者的困局
玉石造假已蔓延至头部主播直播间。知名打假人王海曝光李佳琦直播间售卖的“鸳鸯金楼”和田玉项链实为“碳酸盐-透闪石质玉”,网上批发价仅5.5-12元。
“消费者反映后,商家竟直接微信转账5万元要求封口。”王海透露。这种“息事宁人”的做法,暴露出行业的潜规则。
普通消费者维权更是困难重重。新疆璺響珠宝直播间承诺“国检证书”“新疆发货”,消费者花费上万元购买后却发现发货地竟是河南郑州,且无任何证书。申请退款时,商家以“定制商品不退换”为由拒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