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其它
文章正文

翡翠“变色”之谜,终于揭开了

  • 浏览数:120次
  • 添加时间:2025-07-23
  • 来源:传承翡翠
  • 作者:

古人云:“月下美人,灯下玉”,形容月光下的美人有一种朦胧之美,同样,灯光下看到的玉,往往存在色差。在现实中,如何减少“灯下观玉”的误判,来学几招,以备不时之需。

640.webp (12)_副本.jpg

1、灯光可以在视觉上提高翡翠的光泽、通透度。

观察翡翠的颜色,最标准的光源是太阳光(即自然光线条件下)。

黄光灯下,翡翠颜色会显得鲜艳些,饱和度也会显得高些,颜色就会变得较好;而在白光灯下,翡翠会淡些、暗些,颜色会显得差些。

紫罗兰翡翠:通常,色浓、种干的翡翠比较吃光(即灯光下比自然光下漂亮)。

紫罗兰翡翠对光线尤其敏感,不同光线下会产生不同的紫色感觉,在黄灯下是粉紫的,在白灯下是蓝紫,颜色偏蓝、偏灰。

晴水翡翠,绿色清淡而均匀,在灯光下显得很是柔和,但是如果在强光之下,颜色就会变得相当淡,因而在烈日情况下,晴水翡翠颜色也会淡很多。

晴天翡翠:晴水翡翠,绿色清淡而均匀,在灯光下显得很是柔和,但是如果在强光之下,颜色就会变得相当淡,因而在烈日情况下,晴水翡翠颜色也会淡很多。

豆种翡翠:豆种翡翠有粗豆和细豆,如果是粗豆,在自然光下颗粒状会更明显,在灯光下会比较均匀。细豆则相对不会。

行家都都随身携带小手电的习惯,用以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,了解其质地、裂绺等情况,帮助自身对翡翠品质有更准确的判断。

行家看翡翠,都会以白底上看到的作为参照。

通常豆种翡翠在白底上会显得比较好,因为豆种里面有许多白的小结晶颗粒,在白底上,这些白的结晶颗粒会变得不明显。这时观察翡翠,眼睛往往会比较重视绿色,翡翠中的绿色也会显得更绿。

在黑底上,种好的翡翠会显得比在白底上更透。如玻璃种的翡翠,尤其是白色的玻璃种会显得更透,但是在黑色的底上,翡翠中的白棉会比较明显。

当多块翡翠供你挑选时,请避免“矮子里拔将军”,尽量在品质相近的翡翠中挑选,这样才能选出性价比最优的。

640.webp (13)_副本.jpg

既然眼睛也会“欺骗”你,对于翡翠“变色”,你就要首先排除这些外在因素的干扰,从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。当然,选购翡翠,多看,多比总没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