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其它
文章正文

女士的掌上乾坤:妆奁与宝盒

  • 浏览数:63次
  • 添加时间:2025-06-23
  • 来源:GIC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
  • 作者:

中国的妆奁文化历史悠久,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,流行于战国、汉代至唐宋并延续至明清时期。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:“奁,镜匣也”,顾名思义妇女梳妆所用,是古代女性专门放置梳妆器具的“首饰盒”。妆奁的发展代表了时代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
640.webp_副本.jpg

秦汉时期,多为漆器妆奁,是名望贵族专享。而妆奁的设计同古人坐姿有很大的关系,其中席地而坐为主的汉代漆奁通常较为小巧,其中多子结构设计堪称古代多功能收纳设计的典范。

唐宋以后,人们在追求精美的同时,更加注重器物的实用性,这使汉式漆奁逐渐演变成适合垂足而坐的多层套奁。唐宋时期女性对于妆容有着一套非常系统性的标准,所以唐宋时期的妆匣功能更多,器型上也变成了柱状多层套奁的结构。

随着明式家具的大发展,以及女性的妆造更为细致,妆奁最终演变成了大型梳妆台和便携式梳妆匣,出现了用贵重木材如紫檀、黄花梨等制作的妆奁。妆奁的款式设计继承多为折叠式梳妆匣,外形小巧,便于携带,上盖打开,可支起镜子,匣内置多个存放梳妆用具的小屉。

西方世界在上世纪20至60年代掀起了一场珠宝化妆盒的革命。1933年,梵克雅宝推出划时代的“Minaudière百宝匣”,这款设计源于烟盒灵感的首饰盒,采用简洁流畅的装饰艺术风格线条,一经问世便成为上流社会名媛的必备配饰。

越来越多的西方贵族女性热衷于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,对于女士们而言,时刻保持优雅的风度和靓丽的妆容至关重要。但当时当众补妆被视为不雅,于是,可以藏匿香粉、唇膏,小巧玲珑的化妆盒便成了贵族女性生活中的必备之物。

随着社会的变革,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,女性意识兴起,拥有更多的自由权利后,化妆从幕后走到前台,反而是女性在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